2022/03/18
跳至内容

新闻公布

本港水域红潮报告
二○二二年三月十八日(星期五)

政府跨部门红潮工作小组今日(三月十八日)公布,过去一周在本港水域发现十八宗红潮。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人员三月十二日于香港岛大浪湾泳滩和石澳后滩泳滩发现共两宗红潮。同日,水警和海事处人员分别于蓝塘海峡至鲤鱼门(包括将军澳及东龙洲鱼类养殖区)和维多利亚港(近红磡)各发现一宗红潮。三月十三日,康文署人员于香港岛中湾泳滩、南湾泳滩、浅水湾泳滩、深水湾泳滩、赤柱正滩泳滩发现共五宗红潮。同日,有市民于香港南部水域(包括东博寮海峡及双四门)发现另一宗红潮。另外,康文署人员三月十四日于香港岛舂坎角泳滩和龟背湾泳滩发现共两宗红潮,同日亦有市民分别于西贡东面水域、西贡水域(包括银线湾及清水湾)、后海湾和大屿山南部水域各发现一宗红潮。此外,康文署人员分别在三月十五日和十八日,于西贡清水湾第二湾泳滩和银线湾泳滩发现红潮。

香港岛石澳后滩泳滩、中湾泳滩、南湾泳滩、浅水湾泳滩和赤柱正滩泳滩,以及维多利亚港(近红磡)和西贡清水湾第二湾泳滩的红潮已经消退,而另外十一宗红潮仍未消退。迄今并无收到有关该十八宗红潮的鱼类死亡报告。

小组发言人说:「后海湾的红潮由赤潮异弯藻组成;而大屿山南部水域的红潮由血红赤潮藻组成,至于其余十六宗红潮均由夜光藻组成。血红赤潮藻和夜光藻均不含毒素,但外国文献指赤潮异弯藻可产生神经毒素,以及会破坏鱼鳃,导致鱼类死亡。三种藻类均常见于本港水域。」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已提醒芦荻湾、索罟湾、蒲台、东龙洲、麻南笏、滘西、鸡笼湾、大头洲、粮船湾、吊杉湾、布袋澳、马湾及长沙湾鱼类养殖区养鱼户留意鱼排情况,并适时增氧。

红潮的出现为自然现象,渔护署实施的浮游植物监测计划将继续主动监测红潮出现的情况,以减低对本地海鱼养殖业及市民可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