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保护野生动物
由于本港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众多种类的野生动物都可在此栖息繁衍。不过,都市的发展令大部份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或者受到破坏,以致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下降。政府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日益关注,并透过立法及有关部门的行动进行保护野生动物工作。
为了保护本港的野生动物及它们的栖息地,政府在1976年颁布及实施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香港法例第170章),以执行保育野生动物及其相关的工作。所有在《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附表2中列明的受保护野生动物都是受法例保护,任何人不得狩猎、故意干扰、售卖、出口、或管有受保护的本地野生动物。如干犯法例,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十万元及入狱一年。
受保护野生动物的介绍
陆栖哺乳动物
蝙蝠在郊区甚为常见,数目很多。一些品种如大蹄蝠喜爱在弃置的古旧乡村屋中聚居,在市区范围亦偶然有它们的踪迹。它们绝大部份都是以昆虫或野果为食粮。
在郊区,偶然仍可发现果子狸、鼬貛、小灵猫和豹猫等野生动物的踪迹。
在新界北部近岸地区,间中亦可看见欧亚水獭及獴。它们都是善泳者。在9 0年代首次在香港境内记录的红颊獴现时已可在离岸较远的郊野公园内发现。
赤麂、箭猪及穿山甲等仍然可以在部份的山林内见到它们的踪影。
 |
箭猪(豪猪) |
|
|
猕猴是人类以外唯一在香港郊野地方栖息的灵长类动物。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恒河猴、长尾猕猴及它们的混种在九龙水塘附近随处可见,当中以恒河猴为主。现时渔护署每年会替猴子进行微创绝育绝理,以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控制它们的种群。
受保护野生动物亦包括所有香港野生的鲸属动物(包括海豚、鲸鱼及小鲸),有关的保育工作可参考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本署网页。
返回页首
两栖及爬行动物
香港有超过108种两栖及爬行动物,其中大部份的蛇是无毒的。被剧毒的蛇咬伤或咬死的个案非常罕见。在香港蛇类之中,只有无毒的缅甸蟒蛇(Python bivittatus)是受保护的。而所有龟、海龟及鳖都受《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列明的受保护野生动物。
 |
缅甸蟒蛇 |
|
 |
绿海龟
|
|
有三种两栖类动物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列明的受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就是卢文氏蛙(卢氏小树蛙) (Liuixalus romeri)、香港瀑蛙(香港湍蛙) (Amolops hongkongensis)和香港蝾螈(香港瘰螈) (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
卢文氏蛙 (卢氏小树蛙)
|
|
 |
香港瀑蛙 (香港湍蛙)
|
|
 |
香港蝾螈 (香港瘰螈)
|
|
返回页首
昆虫
香港昆虫的品种非常丰富。记录中有超过200种蝴蝶及100种蜻蜓。它们大多数拥有鲜艳的颜色,除了雀鸟之外,它们是最瞩目的飞行动物。黄扇蝶是本港较为罕见的品种,也是唯一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列明的受保护野生动物中的昆虫。
 |
黄扇蝶
(裳凤蝶)
|
|
返回页首
雀鸟
香港曾录得的雀鸟约有570种,其中大部份是于春、秋季节过境迁徙,以及于冬季时在港越冬的候鸟。香港有各式不同的生态环境,为雀鸟提供了充裕的食物及安全的栖息地。所有野生雀鸟都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列明的受保护野生动物。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