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跳至内容
电子服务

利用本土植物改善郊野环境

前言

  • 利用本土植物改善郊野环境
    经过多年的砍伐及山火蹂躝,早期香港很多山头只有贫脊的泥土覆盖,原生植被只能在深谷或一些新界围村后的风水林遗留。

  • 植林工作始于一八七O年,其目的由早期在于美化环境、控制冲刷、生产柴薪、改善集水系统,及至近年藉以增强生物多样性及回复生态自然原貌。
 
返回页首

选择树种

  • 利用本土植物改善郊野环境
    早期多采用本地的马尾松(山松)为植林树种,亦大量使用生长快速的外来树种如红胶木及台湾相思。

  • 近三十年已逐渐转用本土植物植林。

  • 现时本署已采集超过一百种的本土树种的种子并在苗圃培育成树苗作植林之用。

  • 其中一些成功用作植林的本土树种有润楠属植物、黧蒴锥及木荷等。

 

润楠

润楠属

裂斗锥栗

黧蒴锥

   
木荷
木荷
返回页首

野外勘察

种植试验验区
设立种植试验区,观察及评估不同植物物种在野外的生长情况。

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方法
尝试找出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方法,例如利用草垫盖在树苗旁防止杂草生长,或将树苗以围罩围上,防止啮类动物的噬咬均在试验阶段。
上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