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岭
游 园 初 探
红 花 岭 郊 野 公 园 面 积 约 530 公 顷 , 位 于 新 界 东 北 边 陲 的 沙 头 角 , 北 面 与 深 圳 梧 桐 山 风 景 区 的 山 脉 相 连 , 南 面 邻 近 八 仙 岭 郊 野 公 园 。 成 立 于 2024 年 的 红 花 岭 郊 野 公 园 , 是 香 港 第 25 个 郊 野 公 园 。 位 处 边 境 , 红 花 岭 的 自 然 生 境 受 人 类 干 扰 相 对 较 少 , 动 植 物 种 丰 富 多 样 , 包 括 不 少 具 保 育 价 值 的 物 种 。 红 花 岭 郊 野 公 园 内 , 具 特 殊 科 学 价 值 地 点 莲 麻 坑 铅 矿 洞 , 更 是 香 港 最 重 要 的 蝙 蝠 群 居 地 之 一 。 部 分 红 花 岭 郊 野 公 园 位 于 昔 日 边 境 禁 区 内 , 保 存 不 少 战 时 遗 迹 , 而 莲 麻 坑 矿 场 是 本 港 矿 业 史 上 最 大 规 模 的 采 矿 系 统 之 一 , 加 上 已 列 为 二 级 历 史 建 筑 的 「 麦 景 陶 碉 堡 」 , 是 郊 野 公 园 内 的 重 点 文 物 古 迹 资 源 。
公 园 之 最
红花岭郊野公园结合保育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人文历史及战时遗迹资源于一身。在红花岭一带,连绵的山岭及纵横交错的天然溪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不同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多样。推行生境管理措施,有助保育红花岭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且红花岭在地理位置上和深圳梧桐山一脉相连,形成连接两地的生态走廊,能够为区内的自然保育作进一步贡献。 七座沿深圳河的「麦景陶碉堡」于1949至1953年间建成,用于加强边境的防卫。其中两座碉堡位于红花岭郊野公园内的莲麻坑矿山及沙头角伯公坳。碉堡的历史任务经已完结,2009年被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 红花岭郊野公园附近山咀一带,存留不少军事遗迹,例如二战日占时期,日军防备盟军反攻及游击队而修筑的机枪堡及战壕。 莲麻坑村座落在红花岭郊野公园的西北面,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昔日莲麻坑村村民以务农为生,生活与红花岭息息相关。莲麻坑矿场的开采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代,1930年代有大约500名工人,1940年代已开发了多个工作层、隧道及竖井,是当时本港最大规模的采矿系统之一。矿洞在1960年代变得荒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蝙蝠栖息地,更于1994年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郊 游 设 施
红花岭郊野公园设有两条远足径:红花岭郊游径及莲麻坑郊游径。远足径设置资讯板、路标和标距柱,并加设观景点及传意牌,方便公众远足郊游,体验大自然和欣赏文物古迹。 游览红花岭郊野公园,一般需步行约4至5小时(以到达/离开公共交通点计算)。如由沙头角担水坑出发,可经山咀村路及连接路径步行约30分钟,到达红花岭郊游径入口。再沿红花岭郊游径(3.5公里)步行约2小时,到达与莲麻坑郊游径的交接处。继续沿莲麻坑郊游径(2.6公里)步行约1.5小时到达莲麻坑村,然后使用连接路径步行20分钟往莲麻坑路(边境禁区外)乘公共交通离开。连接路径为边境禁区外的山径小路, 涉及上下坡, 需时约20分钟, 远足人士在安排行程时敬请留意。
生 态 导 览
红花岭郊野公园的山岭,北坡以次生林及灌木林生境为主;南坡则主要被高地草原覆盖,当中亦有稀疏的灌木林。郊野公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甚高,散布着多种原生植物,如香港大沙叶、吊钟、野牡丹、大头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坡草原孕育着罕见的高山鸟类大草莺,而莲麻坑铅矿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亦是香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蝙蝠栖息地。红花岭与深圳梧桐山的生境相连,形成连接两地的生态廊道,便利野生动物穿梭。
看 好 风 光
红花岭郊野公园山峦起伏连绵,拥有茂密山林及高地草原,环抱山下富乡郊特色的村落及沙头角海,展现高景观价值的宜人景色。春天一到,红花岭山头上红杜鹃满开,漫山映红,红花处处。冬季则芒草扬逸,又是另一番景致。 沿红花岭郊游径上行登上亚公角,可遥望沙头角以至深圳盐田风光。接着登上二峒、三峒,再沿山脊线一直走至红花寨,向东可欣赏鹿颈、南涌、印洲塘的悠然景致,向北可饱览深圳梧桐山的壮丽雄伟。到达观景点则可远眺八仙岭、黄岭群山。 莲麻坑郊游径由历史悠久的莲麻坑村起步,拾级而上,可俯瞰连绵山峦、风水林、及昔日梯田痕迹。梯级的尽头是一座外型独特的绿色建筑物- 麦景陶碉堡(矿山)。沿山径上坡到达红花岭,山海共舞的优美景色尽入眼帘,亦可细看红花岭独特生境,南坡高地草原,北坡青翠密林,与深圳梧桐山风景区山脉相连。此处孕育不少具保育价值的动植物物种,如红花岭郊野公园标志上的红杜鹃及大草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