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潜摄大赛2020
到比赛的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Facebook专页赞好,获得活动及潜摄大赛的资讯及更新。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下载香港潜摄大赛2020宣传海报
「香港潜摄大赛2020」比赛结果
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
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标准及广角项目
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
最具喜感大奖
最具动感大奖
公开组–数码录像比赛
比赛得奖作品将于巡回展览中展出,详情如下:
日期: 2020年11月21至25日
时间:上午11:00至下午8:00
地点: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一楼中庭
另外,我们亦设置了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虚拟展览让大家可以安坐家中欣赏得奖作品。
到比赛的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Facebook专页赞好,获得活动及潜摄大赛的资讯及更新。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下载香港潜摄大赛2020宣传海报
香港潜摄大赛2020
目的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和香港潜水总会(总会)正合办「香港潜摄大赛2020」,以宣传香港美丽的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加强公众对海洋环境保育的意识。
组别
1.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标准及广角项目)及数码录像比赛
2.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
参赛者只可参加一个组别。
参赛资格及作品规范
所有组别的参赛者必须持有有效潜水牌照及年满15岁。学生组别参赛者必须为全日制学生。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展现香港水域的海洋生物或生态。数码摄影作品必须于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在香港水域拍摄,数码录像作品则必须于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录影。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参赛前不曾出售、出版或于任何其他比赛中获奖。参赛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作品中显露自己名字或身份。所有参与筹备是次比赛之人士,不得参加比赛。
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标准及广角项目)
作品规范
⦁参赛者须以个人身分参加。每个参赛者每个项目可提交最多10张照片。
⦁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作照片。除了轻微的调整,例如全画幅白平衡、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调整、锐化及裁剪等,大会不接受电脑后期处理的照片,例如合成照或颜色变换等。
⦁参赛作品一旦入围,参赛者必须同时提交作品之原生档(JPEG/TIFF/RAW),及作展览用途之轻度矫正档案。轻度矫正定义包括不多于百分之十的色彩、曝光及裁剪矫正。而该档解像度不少于3200x2400 (4:3)或3600x2400 (3:2)。如入选作品未能提交原生档,该作品将有机会被取消资格。
⦁参赛者敬请在拍摄前将相机日期调校正确。
公开组-数码录像比赛
作品规范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身分参加。参赛者可提交不超过3段短片。
⦁参赛作品必需为720i标清解像度或以上。剪裁后的短片限于1分钟内。格式须为H.264/MPEG-4。
⦁如短片包含背景音乐,此等音乐须为免版税音乐,参赛者不得侵犯任何版权。
⦁参赛者可编辑短片,但应尽量减少使用合成图像及电脑动画。至少有75%的短片应于水中摄录。
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
没有细分项目,其他要求与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相同。学生组不设数码录像比赛。
如发现参赛者不符合上述比赛规则,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赛作品。主办单位亦有权适时修改比赛规则,恕不另行通知。
评分标准
数码摄影:就拍摄难度,整体的美感和表达的讯息评分。
数码录像:就内容主题、创意、技术(视觉、剪辑、配乐)、表达的讯息和整体表现评分。
*如同一位参赛者有多张内容及构图相近的作品,当中只有最高分数的一张有机会获奖,其他相近作品不会被考虑。
评判团
熊秉宽先生
李柏芬先生
万志权先生
黄振邦先生
吴振宇先生
程诗灏先生
主办单位代表
递交作品
方法一:前往「香港潜摄大赛2020 -报名专页」,在网上填妥报名表格、上载潜水员证、学生证(只适用于学生组别)及参赛作品。
方法二:参赛者亦可将参赛作品、潜水员证、学生证(只适用于学生组别)及已填妥并签署之参赛表格的电子档,电邮至mar_con_east@afcd.gov.hk。提交录像作品时必须提供超连结以下载录像。收到确认电邮方为成功递交。
截止日期
2020年9月30日(星期三)
奖项
公开组
数码摄影比赛各项目及数码录像比赛均分别设冠、亚、季军,而数码摄影比赛各项目另增设最多10个优异奖。此外,数码摄影比赛各项目及数码录像比赛分别颁发最多3个新秀潜摄员评审大奖,以表扬未曾在任何本地或海外潜水摄影赛事获任何奖项的参加者之优秀作品。奖品包括奖座或证书。
学生组
设最多3个优秀学生潜摄员奖。奖品包括奖座或证书。
另外亦从所有参加公开组及学生组数码摄影比赛的作品,选出最多两个最具喜感大奖、两个最具动感大奖的作品。
总会会由所有得奖作品中分别选出一名最佳水底摄影师及一名最佳水底摄录师。他或她将有资格代表香港参加海外比赛(主办单位保留权利作最后决定)。
得奖名单将于2020年11月30日或之前公布。每组别之冠军将有可能被邀请,于颁奖典礼和及后介绍香港海洋生态的公开讲座或分享会中,介绍他们的得奖作品及分享他们的拍摄心得。所有得奖作品会被展出,用作教育用途。
版权
参赛者须遵守相关版权法。如发现参赛者侵犯版权或其他相关罪行,当中包括但不限于递交借用、转载、复制及假冒的参赛作品等,其参赛资格将被取消。参赛者应当自行承担法律责任,任何法律纠纷一概与主办单位无关。
主办单位保留使用参赛作品的权利,当中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公开展示、分发、复制、编辑、打印和出版等,恕不另行通知,亦不会就上述用途支付任何费用。
参赛者一旦提交作品参赛,即表示其同意及遵守本手册中所述的项目。
查询
渔农自然护理署
电话: 3468 5394
传真: 3468 3014
电邮: mar_con_east@afcd.gov.hk
网址: http://www.afcd.gov.hk/
香港潜水总会
电话: 2504 8154
传真: 2577 5601
电邮: enquiry@hkua.org.hk
网址: http://www.hkua.org.hk/
香港潜摄大赛2020啓动礼暨授旗仪式及水底摄影工作坊
渔农自然护理署和香港潜水总会合办的「香港潜摄大赛2020」,将举行啓动礼暨授旗仪式及水底摄影工作坊。活动中将会有多位嘉宾讲者分享潜水安全守则、海洋生态知识及潜摄技巧和心得。
日期:2020年6月19日(星期五)
时间:下午7:00 -下午8:45
语言:广东话
活动将以Zoom平台作网上直播,请参加者预先登记
内容及讲者:
潜水安全提示及潜水礼仪
黄立基先生–香港潜水总会主席
香港的海洋生态
蒋志超博士–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副教授
讨论环节–如何捕捉精彩镜头?
万志权先生–香港潜摄大赛2020评判
李小玲小姐–香港潜摄大赛2019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微距项目冠军
李权殷先生–香港潜摄大赛2019公开组数码摄影比赛-标准及广角项目冠军
温尚谕先生–香港潜摄大赛2019公开组数码录像比赛冠军
内容及讲者名单如有改变,恕未能在活动前通知参加者
鸣谢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提供场地
相关网址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Facebook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水总会Facebook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水总会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9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8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7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6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5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4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3得奖作品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潜摄大赛2012得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