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跳至内容

有机耕作

档案格式说明:

下载可填写的PDF表格

e form e-Form

智方便智方便

有机耕作在香港

  1. 简介
  2. 有机耕作支援服务
  3. 有机耕作技术的推广
  4. 有机蔬菜的市场推广
  5. 有机农场的认证
  6. 有关网址


1. 简介
 

有机耕作在香港的发展历史不算长。在1988年,一个名为绿田园的环保教育组织(现名为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绿田园基金),开办了一个教育农场,采用有机耕作的概念来推广绿色生活。他们的活动为香港有机耕作的发展埋下了种子。而同期另一组织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农业生态研究协会,亦一直为推动有机理念做了许多工作。踏入90年代,香港越来越多人对有机耕作产生兴趣。在1999年,一群热心人士还创立了「香港有机农业协会」(现名为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 )。由于当时的有机农场只有10个左右,耕作面积小,加上产量又不高,所以,产品只能满足极少部分人的需要。

蔬菜统营处
蔬菜统营处

随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对健康食品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再加上香港农业因都市化及经济转型而不断萎缩,政府在2000年开始协助业界发展有机农业。政府认同有机耕作可使郊野农田的自然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为本地农民带来一个独特而潜在回报较高的市场,又给消费者多一个优质本地产品的选择。渔农自然护理署于2000年12月推出有机耕作转型计划,制订了「有机作物生产守则」并发动传统农友改变原来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模式,把自己的菜田按守则的要求转型为有机农场。渔农自然护理署(简称渔护署)和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蔬菜统营处(简称菜统处)及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新界蔬菜产销合作社有限责任联合总社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简称菜联社)紧密合作,不断透过向业界提供技术支援和配套设施,支持和协助本地有机农业发展。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

有机农业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独立的第三者认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公平公正的认证机构把关,消费者才会对产品有信心。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资源中心在获得菜统处的农业发展基金拨款下于2002年12月成立,成为首个获农业发展基金拨款设立的本地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中心成立之后,经广泛的咨询和多次修订,制订了适用于本港的「有机生产及加工标准」,并于2004年底正式开始为有机农场及加工场提供独立的认证服务。

林村有机种植社群办公处

菜联社是本地的农民组织,加入有机耕作行列的许多农友都是该社的社员,为了更好地协助这些有机农友,菜联社于2004年11月还成立了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有机种植社群办公室 ,该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农友申请有机认证、为农友提供育苗服务和推广本地有机产品。

 

   
2. 有机耕作支援服务
 

背景:

在2000年12月渔护署开始了一个「有机耕作转型计划」,由开始只有吴家村和大江埔两个有机转型区15个农场,发展到现在的七个主要菜区(吴家村、大江埔、坪輋、粉岭、八乡、上水和大埔)。直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384个农场参加了本署的有机耕作支援服务。他们的产品在超级市场、健康食品店、农墟和街市等地方销售。

支援服务

农场探访

有意由常规耕作转为有机耕作的农友可以联络本署(电话:2668 0297;传真:2679 5443 ),我们会提供下列的支援服务:

  • 派员实地视察并取走土壤和灌溉水样本进行化验,协助评估该农场是否适合进行有机耕作。
  • 技术人员定期赴农场探访,给予技术指导和建议。
  • 解答各类问题,协助农友取得有机认证。
  • 定期介绍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及耕作技术。
  • 协助农友寻找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有机耕作支援服务申请表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 (295.59KB)     e-FormiAM Smart

   
3. 有机耕作技术的推广
  田间作物

农友从常规耕作转向有机耕作时,面临不少技术难题,例如,土壤的肥力怎样维持,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怎样解决等。我们在大龙实验农场透过有机耕作示范田,为农友作技术示范,并定期安排讲座将这些技术转移给他们。首块转型的有机田在2000年4月开始运作,而现时农场内的有机耕种面积约69斗种( 4.7公顷)。

在病虫害控制技术方面,我们在农场不断试验新的有机农药(例如,印楝素和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苦参碱),力求解决农友面对的实际问题。2003年,我们还研发了「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吸虫机」,有效地解决了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黄曲条跳甲(俗称狗虱仔)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难题。我们还改良了对付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瓜实蝇的综合防治方法,在大大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又节省了成本。

吸虫机
瓜蝇诱捕樽

草莓 西瓜

网纹瓜 车厘茄

引入新的优良品种一直是大龙实验农场的强项。例如,近年引入的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车厘茄、白苦瓜、青瓜、甜椒、草莓、西瓜及网纹瓜等都受到业界和市民的欢迎。

 

 

 

 



堆肥

「万物土中生」,土壤肥力是作物种植的关键,而使用堆肥是有机耕作的最大特点之一。大龙实验农场在场内建起了堆肥设施,一来可以循环再用周边的枯枝落叶和作物废料,同时亦向农友示范变有机废物为肥料的实际操作。

   
4. 有机蔬菜的市场推广
  菜统处推广档位

渔护署与菜统处紧密合作,一直为本地有机农友收集蔬菜然后运往长沙湾批发市场进行销售。菜统处在过去几年里,为推广本地有机农产品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积极参与各类型展览或活动藉以宣传本地有机菜;同时透过手机订菜程式「本地鱼菜直送2.0」,向公众销售本地渔农产品并提供送货服务。如果有机农友希望透过菜统处出售其有机农产品,可以和该处联络(电话:2387 4164 )。如欲知道本地有机蔬菜的零售点,请浏览下列菜统处的网址: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www.vmo.org

 

农墟

除了菜统处之外,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及菜联社亦定期分别在中环及大埔菜站举办农墟,农友可以把农产品带到农墟上出售。如欲了解详情,请浏览相关网址。

   
5. 有机农场的认证
 

随着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浸会大学、绿田园(现名为绿田园基金)和香港有机农业协会(现名为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联合组成的香港有机资源中心于2002年12月正式成立,其目的是为香港的有机农场及加工场提供独立的认证服务。该中心制订了「有机生产及加工标准」,并于2004年底正式接受农场或加工场有机认证的申请。

农场如欲获得有机认证,可向有关认证机构(例如: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提出申请,并需向该机构缴交认证费用。如欲进一步了解服务的详情,请浏览相关的网页。截至2024年12月31日获香港有机资源中心认证的作物生产农场有119个、加工处理机构有5间。

   
6. 有关网址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绿田园基金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蔬菜统营处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新界蔬菜产销合作社有限责任联合总社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资源中心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农业生态研究协会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有机耕作知多点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有机耕作的技术资讯

 

 
上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