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耕作在香港的发展历史不算长。在1988年,一个名为绿田园的环保教育组织(现名为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绿田园基金),开办了一个教育农场,采用有机耕作的概念来推广绿色生活。他们的活动为香港有机耕作的发展埋下了种子。而同期另一组织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农业生态研究协会,亦一直为推动有机理念做了许多工作。踏入90年代,香港越来越多人对有机耕作产生兴趣。在1999年,一群热心人士还创立了「香港有机农业协会」(现名为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 )。由于当时的有机农场只有10个左右,耕作面积小,加上产量又不高,所以,产品只能满足极少部分人的需要。
随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对健康食品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再加上香港农业因都市化及经济转型而不断萎缩,政府在2000年开始协助业界发展有机农业。政府认同有机耕作可使郊野农田的自然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为本地农民带来一个独特而潜在回报较高的市场,又给消费者多一个优质本地产品的选择。渔农自然护理署于2000年12月推出有机耕作转型计划,制订了「有机作物生产守则」并发动传统农友改变原来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模式,把自己的菜田按守则的要求转型为有机农场。渔农自然护理署(简称渔护署)和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蔬菜统营处(简称菜统处)及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新界蔬菜产销合作社有限责任联合总社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简称菜联社)紧密合作,不断透过向业界提供技术支援和配套设施,支持和协助本地有机农业发展。
有机农业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独立的第三者认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公平公正的认证机构把关,消费者才会对产品有信心。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香港有机资源中心在获得菜统处的农业发展基金拨款下于2002年12月成立,成为首个获农业发展基金拨款设立的本地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中心成立之后,经广泛的咨询和多次修订,制订了适用于本港的「有机生产及加工标准」,并于2004年底正式开始为有机农场及加工场提供独立的认证服务。
菜联社是本地的农民组织,加入有机耕作行列的许多农友都是该社的社员,为了更好地协助这些有机农友,菜联社于2004年11月还成立了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有机种植社群办公室 ,该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农友申请有机认证、为农友提供育苗服务和推广本地有机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