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有害藻华造成的损失
全世界每年因红潮/有害藻华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下是一些例子:
海外:
实例一 1972年,褐胞藻在日本造成大约7,000万美元的养殖黄尾鰤损失。
实例二 在1976至1998年间,东南亚地区大约共有3,226个麻痹性贝类中毒个案,当中有196人因而死亡。
实例三 由1980至1990期间,赤潮异弯藻及角毛藻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及美国华盛顿州的三文鱼渔场造成超过3,500万美元的损失。
实例四 2002年,微小原甲藻及多环旋沟藻在菲律宾造成2,000吨养殖虱目鱼及10吨珊瑚鱼的损失,有关金额超过1亿披索。
香港:
实例一 1982年,裸甲藻在香港造成10吨养殖海鱼损失,金额超过港币70万元。
实例二 1989年,引致麻痹性贝类中毒的链状亚历山大藻爆发,在检验的青口样本中发现含有超出限制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政府因而决定将市场上有关的贝类产品销毁,以策安全。
|
 |
|
链状亚历山大藻
|
|
实例三 1998年,指沟凯伦藻在香港水域大规模爆发,涉及大部份的鱼类养殖区,超过一半的养殖户受到影响而造成严重损失。
实例四 2015年,9个位于吐露港、大滩海及东北水域的鱼类养殖区受米氏凯伦藻影响,引致大量养殖鱼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