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跳至内容
电子服务

鸟类

香港的鸟类

绪言

香港鸟类的组成

具保育价值的鸟类

保育措施

本港观鸟的主要地点

观鸟要点及守则

参考资料


绪言

香港面积虽小,但曾记录到的鸟类品种数目竟超过580种之多,相当于全中国野鸟数目的三分之一。香港鸟类品种繁多,主要是因为香港位处华南沿岸,受到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形成湿地、树林、灌丛和海岸等不同生境,让对生境需求各异的鸟类均有适合栖息的环境。而且,香港亦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的路线上,不少迁徙性鸟类每年都会途经香港再往南或北飞,或以香港为其度冬地。因此,香港是一个理想的观鸟热点,在全年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均能欣赏不同习性的鸟类的千姿百态。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香港鸟类的组成

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按此下载《香港鸟类名录》。

鸟类品种数目甚多,为便于了解它们的习性,可根据不同的准则分门别类。例如,可以按它们生活的主要生境,分为林鸟(即主要在树林中活动的鸟类)、湿地鸟类(即主要在湿地环境出没的鸟类)等。另一个分类方法,则是根据它们的迁徙习性,分为留鸟、候鸟、迁徙鸟和偶见鸟。按这个方法,香港的鸟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留鸟

留鸟一般是指那些全年在本土逗留及繁殖的鸟类。根据此定义,香港约有五分一鸟类可被界定为留鸟。在市区中,常见的留鸟有树麻雀、鹊鸲、叉尾太阳鸟、夜鹭和红耳鹎等。在郊野,白胸翡翠和小白鹭则是常见于湿地的留鸟。另一方面,远东山雀和暗绿绣眼鸟(相思)则全年常见于香港的林地。

树麻雀
树麻雀

鹊鸲
鹊鸲

喜鹊
叉尾太阳鸟

红耳鹎
红耳鹎

小白鹭
小白鹭是香港的留鸟,在本港筑巢繁殖

2.候鸟及过境迁徙鸟

雀鸟的季节性迁徙是为适应环境和气候转变的表现。一般而言,栖息于寒、温带的鸟类,因为四季气候变化很大,造成食物供应不稳定,故此,在冬季(即食物供应短缺时)来临之前,它们便纷纷向南方迁飞至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度冬,又会于翌年春暖时,再飞返北方繁殖。这样,它们就可以全年都享用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阳光。每种候鸟的迁飞路线都有所不同,通常同一种都可凭其本能,联群结队迁飞。其中以水鸟的飞行路线为最长。

对于要长途飞行的候鸟来说,每年也会展开长达数千公里的飞行旅程,故此,食物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而位于其往返繁殖地与度冬地的迁飞路线之间的停栖地(补给站),就是供这些候鸟短暂停留补充能量的觅食场地。其中,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是迁飞涉禽的其中一个补给站。

阿穆尔隼
阿穆尔隼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

2.2夏候鸟

在香港众多鸟类中,夏候鸟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它们一般会在香港繁殖,然后到南方过冬。在香港的东面水域中,褐翅燕鸥,粉红燕鸥和黑枕燕鸥会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繁殖;夏天在林地里,我们常可听到海南蓝仙鶲和红翅凤头鹃的悦耳鸣叫。只有少数的水鸟会于夏季迁徙至香港繁殖,例如黄苇鳽会于每年五月至八月于本港繁殖。

褐翅燕鸥
褐翅燕鸥

2.3过境迁徙鸟

由于香港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每年都有很多过境迁徙鸟途经本地。它们大部分会在春季或秋季在本港作短时间逗留,然后继续向南/北迁徙的旅程。过境迁徙鸟当中包括猛禽、涉禽和鸣禽,如赤腹鹰、勺嘴鹬和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

3.偶见鸟

有些鸟类的出没范围邻近香港,偶然更会到临,这类称为偶见鸟。短耳鴞、翘鼻麻鸭和灰背燕尾便是其中的例子。因为它们并不会定期到访,要与它们相遇,少一点运气也不行呢!

除此之外,因某些原因(如恶劣天气),鸟类在迁徒途中迷失方向,偏离原本来的路綫或目的地,均称为迷鸟。如2016年,先后在鹿颈及米埔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两只白鹤,2019年在的塱原发现的彩䴉,以及2021年在的塱原发现的铁爪鵐。这些机会都是难得一遇,所以都能引起观鸟人士热切的关注。

黑翅鸢
翘鼻麻鸭

白鹤
白鹤

彩䴉
彩䴉

彩䴉
铁爪鵐

具保育价值的鸟类

香港的鸟类中,差不多有40种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联盟的红色名录及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或以上)中。在这些全球受关注的品种中,有些都可在米埔及后海湾记录到的,如乌雕、白肩雕、黑嘴鸥、半蹼鹬、大杓鹬及黑脸琵鹭,每年都在香港短暂停留或度冬。另外两种较低危品种─紫绶带及大草莺,分别为少见过境迁徙鸟及留鸟。

有些品种如凤头鹰、白腹隼雕及蛇雕,在香港的数目颇为稳定。然而,它们却因为在中国其他地方受到过度捕猎或因生境遭到破坏,而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及近危。

此外,还有一些淡水湿地的鸟类如彩鹬、灰头麦鸡及凤头麦鸡,虽然不是全球濒危,但因为在香港的分布较为局限,所以被视为本地关注的品种。

保育措施

所有野生雀鸟均受香港法例第170章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所保护。凡故意干扰、取走或伤害野生雀鸟或它们的巢和蛋乃属违法,最高可被判罚港币十万元及监禁一年。

在本港进口、出口或管有濒危物种均受香港法例第586章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的严格管制。该条例是为实施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之规定而制订的。

在1995年9月4日,米埔内后海湾被列为拉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姆萨尔公约下的国际重要湿地,以保育每年大量于该处度冬的候鸟。现时,渔护署在拉姆萨尔湿地推行管理计划,以保护这片湿地。这计划包括拉姆萨尔湿地生态监测计划,目的是要收集每年基线生态特征资料,以作保育管理之用。

为加强对本港鸟类的认识,渔护署亦与本地团体合作,进行各项鸟类研究。此外,渔护署亦重点研究一些具保育价值的鸟类,如白腹海雕、鹭鸟、燕鸥等,以加强对它们的认识,有助推行与这些品种有关的保育措施,例如为林鸟、燕鸥等在香港繁殖的鸟类提供适合的人工巢箱。

本港观鸟的主要地点

香港的栖地种类繁多,造就了大量不同种类的鸟类在这里出现。以下是其中一些观鸟热点∶

本港观鸟的主要地点

湿地
地点 鸟类品种
米埔 每年都有约50,000 - 60,000只水鸟到此度冬。定期记录超过300种鸟类,包括全球濒危的黑脸琵鹭和小青脚鹬。
尖鼻咀 这是度冬的鸭科及鹬科鸟类在后海湾内的一个主要栖息及觅食地。常见品种包括针尾鸭、琵嘴鸭、赤颈鸭、红嘴鸥、灰鴴和白腰杓鹬等。
南涌和鹿颈 位于沙头角海内一片潮间带泥滩,为鸦洲的鹭鸟林提供宝贵的觅食地点。

米埔
米埔

鹿颈
鹿颈

林地
地点 鸟类品种
大埔滘 成熟的次生树林孕育大量在香港其他地方少见的林鸟。建立了稳定种群的树林留鸟包括大拟鴷、栗背短脚鹎、黄颊山雀和绒额鳾。少见的迁徙鸟包括方尾鶲、海南蓝仙鶲、黑短脚鹎和白眉鵐等都可在这里见到。
大帽山 位于高海拔的矮树丛住着一些罕见的高山品种,如山鹨、强脚树莺和大草莺。这里也是一个观察迁徙品种的好地方,如灰脸鵟鹰、红尾伯劳、蓝矶鸫及北灰鶲。
城门水塘 广泛的树林及植林住有多种不同鸟类。常见的留鸟有凤头鹰、红头穗鶥和灰喉山椒鸟。在冬天,多种不同种类的鸫及莺亦可在这里找到。
龙虎山 龙虎山郊野公园位于香港岛的西北部,郊野公园有茂密的树林,适合一些冬候鸟如灰背鸫、乌灰鸫、鳞头树莺及黄眉柳莺等在此度冬。此外,在龙虎山上的废堡及观光亭,亦是观看猛禽的好地方。

北灰鶲
北灰鶲

大埔滘
大埔滘

农地
地点 鸟类品种
塱原 塱原的农地及淡水塘吸引一些喜爱淡水湿地及开阔地方的鸟类,例如彩鹬、紫背苇鳽、红隼、斑鸫和小蝗莺。
锦田 主要吸引一些喜爱淡水湿地及开阔地方的鸟类,包括灰头麦鸡、普通燕鴴、金腰燕和黄鶺鸰。

紫背苇鳽
紫背苇鳽

观鸟要点及守则

  • 穿着颜色深沉的衣服,避免穿着红、黄、橙等颜色鲜艳的服装。

  • 野外走动,宜步履轻盈。遇到鸟儿或鸟巢,应离远观察,亦要保持安静,以免对它们造成太大滋扰。

  • 切勿骚扰或破坏鸟类的栖息地或鸟巢。遇到鸟巢,不要过度接近,以免惊吓鸟儿。

  • 不得捕猎鸟儿或捡拾鸟蛋,这是非法行为,会被检控。

  • 减少对其他在场人士(例如地主、农夫及远足人士)的滋扰。

  • 切勿用射灯照射晚间出没的鸟类。

  • 不要急于追逐鸟踪,其实抱着轻松随缘的心态,反而更能欣赏鸟儿及它们的行为动态,体验个中乐趣,数只常见的小鸟亦能带给你喜悦。

  • 初学观鸟可从市区开始,认识常见于居所附近的小鸟,然后到湿地看水鸟,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再观林鸟便会更得心应手了。

参考资料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English reference)

Carey, G.J., Chalmers, M.L., Diskin, D.A., Kennerley, P.R., Leader, P.J., Leven, M.R., Lewthwaite, R.W., Melville, D.S., Turnbull, M., and Young, L. (2001): The Avifauna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English reference)

尹琏、费嘉伦、林超英(2006)。香港及华南鸟类。香港:香港政府印务局。

骆雅仪(2003)。观鸟背后。香港:郊野公园之友会。

骆雅仪、张家盛(2004)。湿地探索。香港:郊野公园之友会。

林超英(2004)。飞羽神思。香港:郊野公园之友会。

蒋志刚、江建平、王跃招等(2016)。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

上一页  返回页首